很多朋友问我:
“我人在海外收入,要不要在中国交税?”
“我有境外账户,如果税局问我资金来源怎么办?”
“听说有CRS信息交换,那是不是税局一定会知道?”
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都绕不开一个核心:你是不是中国的税务居民。
中国个税的基本原则是:
居民个人:对全球所得纳税(也就是境内、境外收入都要报)。
非居民个人:只对来源于中国的收入纳税。
关键问题在于,你到底是不是“居民个人”?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
在中国有住所,就是居民。
没有住所,但一个年度在境内住满 183天,也是居民。
这里的“住所”,不是简单的住在哪里,而是看你的户籍、家庭、经济利益,是不是和中国保持紧密联系。如果你只是暂时出国,比如留学、出差,结束后还是要回中国,那中国就被认定是你的“习惯性居住地”。
⚖️ 如果一个人同时符合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居民身份,就会出现“双重居民”的情况。这时会用税收协定里的“加比规则”(tie-breaker rule)来判定:先看永久住所,再看家庭经济中心、经常居住地、国籍,最后必要时由两国协商。
有些人会说:“我已经拿了外国绿卡,长期不在国内,但还保留中国护照,那是不是就不用交了?”
这里要注意:
“永久居民”只是移民身份,不等于税收居民。
持中国护照本身说明你还是中国公民,如果你在中国有户籍和家庭经济关系,还是可能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
但如果你所有的经济利益、家庭都在另一个国家,中国只是“挂个户口”,那也有可能被认定为非居民。
所以,国籍不是唯一标准,还是要结合住所、经济利益、家庭、居住天数来综合判断。
并不是所有的钱流动都要交税。以下几种情况不用交:
自己账户之间的转账。
已经交过税的钱再存进去。
那什么要交?中国个税有明确的11个税目,只要属于列举的项目,就可能要交,比如:
利息、股息、红利
财产转让所得(如炒股赚钱)
举个例子:
A股转让所得免税;
但炒美股赚钱,就属于应税所得。
再比如:
收到境外亲属赠与的钱,不用交(中国没设立赠与税);
存款利息,境内是免税的,但境外利息是否免税,各地税局口径不完全一致,存在争议。
Q1:我境外账户里原本就有存款,税局问来源怎么办?
你需要说明哪些是本金(原有资金),哪些是新增收益。如果本金本身是合法已税收入,一般不重复纳税。但如果历史上有不合规的资金转移,那就比较复杂,需要专业处理。
Q2:炒美股有亏有赚,可以亏损抵扣吗?
理论上,中国个税按次征收,没有“损失抵扣”的机制。但在实践中,有些税局会允许净额申报,也就是赚多少减去亏多少,按净收益征税。各地口径可能不同,建议您找专门的税务专家来梳理。
Q3:虚拟货币的收益要交税吗?
目前法律还没明确规定,但未来一定会纳入。比如比特币、NFT等,很可能会被认定为“财产转让所得”,属于应税范围。目前是规划虚拟货币税收的黄金时机。
不要以为“国外的钱,税局查不到”。现在主要有三个渠道:
CRS信息交换:全球100多个国家参与,银行会把账户信息(余额、利息、股息等)交换给你的税收居民国。
公开信息:比如你在海外减持股票触发公告,税局也能查到。
大数据分析和举报:如果生活水平和申报收入不匹配,也可能被调查。
有朋友说:“听说只有100万美元以上的账户才会被交换?”
实际上,这只是早期银行操作上的一个“门槛”。随着大数据普及,未来门槛会越来越低。换句话说,靠“侥幸”已经不靠谱。
核心问题不是钱在哪,而是你是不是中国税务居民。
境外收入的纳税义务越来越严格,靠信息不对称规避风险的时代已经过去。
要提前规划:
梳理自己的税务居民身份;
合理安排家庭、资产架构;
必要时利用税收协定优化税负。
如果已经被约谈或调查,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不要硬扛或隐瞒。
合规并不等于一定要交更多税,关键是要合法合规、合理筹划,这样才能安心享受全球资产带来的收益。
Olivia’s 提示:
👉 如果你或家人有境外账户、境外投资,不确定是否需要在中国纳税,可以先对照上面的几个要点梳理一下。越早规划,越能避免未来的麻烦。也欢迎您来咨询Olivia,我有专业的国际税务师团队帮您进行梳理与规划。
Important: The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ey should not be relied on as professional financial advice. Readers should seek unbiased financial advice that is customised to their specific financial objectives, situations & needs. This advertisement or publication has not been reviewe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非常荣幸,您来到我的个人网页。我是Olivia 李文君。2008年来到新加坡做为一个全额奖学金的学生,在新加坡最大公立医院ICU工作7年后,转行理财行业。入行之后我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结合自己的医疗背景,为客户转移潜在风险,精准配置。并且帮助客户做财务增值规划,让未来不确定的人生中有一份安心。非常尽心尽力的去服务我的每一位客户,不论您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身价上亿的老总。希望我可以成为您在新加坡理财规划中的一个值得信赖的资源人士,为您货比三家,优中选优,在超过150家金融合作伙伴的产品中,配置最适合您的理财规划方案。
您在视频号; 小红书;instagram; Youtube 找到我哦!都是统一名字: 奥莉私房话
全网有近10万粉丝,不断为您输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您在新加坡值得信赖的理财顾问。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I confirm that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Financial Alliance Pte Ltd (“FAPL”) seek your consent to collect and use your personal data (e.g. name, NRIC, contact numbers, mailing addresses, email addresses and photograph) for the purposes of and in accordance with FAPL’s Data Protection Policy, which can be found on FAPL’s website at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根据《个人数据保护法》,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征求您的同意向您收集并使用您的个人信息。鑫盟理财将根据公司的个人数据保护政策所阐述的用途使用您的个人资料(例如姓名,证件号码,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电邮地址和照片)。 该政策可在本公司网站上查寻,网址为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you are deemed to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FAPL’s Personal Data Policy.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您已阅读并理解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的个人数据政策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receive updates on our lates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