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计划在55岁时退休(约两年后),拥有投资本金约200万新加坡元(SGD)。目标是在退休后获得每月约1.5万新元的被动收入(约每年18万新元,即年化约9%的投资回报率),以支撑生活费用直至100岁。
这一目标远高于传统退休理财中常用的4%安全提取率,意味着需要积极的投资策略来实现较高收益。在风险偏好方面,用户自评为“稳健型”——希望资产相对稳健,但也愿意接受一定程度的波动以追求更高回报。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将设计一个主要由美元和新元计价的ETF构成的多元投资组合,兼顾增长和收益。在保证资产分散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争取实现约9%的年化总回报,并提供每月稳定现金流。
推荐投资组合概述
|
|
|
预期年化回报 | 年化波动率 | 股息/分红率 |
---|---|---|---|---|---|
全球股票(核心) |
|
|
|
|
|
高股息股票(美国) |
|
|
|
|
|
科技股票(增长) |
|
|
|
|
|
房地产信托(REITs) |
|
|
|
|
|
投资级债券 |
|
|
|
|
|
高收益债券 |
|
|
|
|
|
投资组合要点
多元分散:组合包含股票、房地产信托(REITs)和债券等多类资产,并覆盖全球市场(美国、新加坡、亚太等)。这种多元分散有助于降低单一市场或资产的风险,提高组合的稳健性。
收益与增长兼顾:股票部分(约60%)提供长期资本增值潜力,其中包括核心全球股票(占40%)获取广泛市场增长,科技板块(10%)提升增长率,高股息股票(10%)增加当期现金回报。而REITs(20%)和债券(20%)部分提供较稳定的定期收入(利息/股息),平衡股票波动,并提高整体收益率。
币种配置:组合中约50–60%资产为美元计价ETF,40–50%为新元计价ETF。一方面利用美元市场的广阔机会,另一方面通过新元资产对冲汇率风险,保障本地生活开销所需的新元现金流。
接下来,我们将对各资产类别的配置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所选ETF产品及代码、配置比例背后的理由,各自的预期年化收益、波动率和分红收益率等。
资产类别配置详情
1.全球股票(核心部分)
配置比例:约40% – 选择Vanguard全球股票指数ETF (VT) 作为核心持仓。该ETF覆盖了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数千只股票,一键获得全球股市的整体表现。作为美元计价的美国主流ETF,VT具有规模大、费用低的优势,可有效代表全球股市的走势。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7%–8%。股票是组合主要的增长引擎。根据历史数据,全球股市长期年回报在7-8%左右,尤其美国市场长期年均回报约在10%附近(未扣除通胀)。考虑未来更温和增长和分散市场因素,预期约7-8%的年化回报是合理的。
波动率:年化波动率预计在15%左右,与全球股市历史波动相近。需注意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短期内可能出现20%以上的回撤。但由于持有的是高度分散的全球ETF,单一公司或国家风险较低。
股息率:股息收益率约1.8%。全球股票ETF涵盖了诸多成熟市场公司,付息率中等。这部分股息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些现金流,但主要贡献仍在资本增值而非高股息。
配置理由:核心全球股票ETF为组合提供广泛的市场敞口和长期增值。通过持有全球范围内的股票资产,投资者可以分享到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果,并降低过度集中某一市场的风险。这部分资产将主要用于实现资本增值,对抗通胀并支持退休后数十年的资金需求。
2.高股息股票(美国市场)
配置比例:约10% – 选择Schwab美国股息股票ETF (SCHD) 作为高股息股票配置。该ETF跟踪道琼斯美国股息100指数,投资于美国市场中股息率高、财务健康的优质公司。美元计价ETF,由嘉信理财推出,费用低且历史业绩稳健。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8%。高股息股票往往属于价值型,公司盈利稳定但增长适中,长期回报略低于整体股市的高速增长板块。但由于股息再投资效应,其总回报仍可观。SCHD过去十年总回报年化约12%,未来我们保守估计在8%左右。
波动率:波动程度略低于整体股市。由于持有的是高股息、盈利稳定的公司,SCHD的历史波动率比标普500略低(约14%-15%年化波动,相对标普500的16%左右)。价值股在市场下行时往往跌幅较小,对组合有一定稳定作用。
股息率:当前股息率约3.9%。这是SCHD的吸引力所在——明显高于大盘平均1-2%的股息率水平。其成分股多为稳定派息的公司,例如可口可乐、百事、家得宝等。这部分股息收入可作为退休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之一。
配置理由:引入高股息股票ETF有两大好处:(1)提高当期现金回报:近4%的分红率将显著提升组合整体收益率,增加每月现金流入;(2)降低波动性:高股息股票往往是成熟企业,股价波动较小,在熊市中股息还能缓冲股价下跌,从而稳定组合表现。因此,配置一定比例的SCHD有助于平衡核心股市投资的波动,并增强被动收入部分。
3. 科技成长股票
配置比例:约10% – 选择Invesco纳斯达克100 ETF (QQQ) 代表科技和成长板块。QQQ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持有美国市值最大的10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该ETF美元计价,流动性极佳,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板块ETF。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10%。科技板块具有高增长潜力,过去多年纳指100的年化回报显著高于大盘。但考虑未来成熟巨头增速放缓,我们估计长线回报在10%左右,作为组合的进取增长引擎。实际回报可能视科技创新周期而波动,可能更高也可能阶段性低于预期。
波动率:波动风险较高,年化波动率约在20%左右。科技股价格敏感,QQQ历史上波动明显高于标普500。近年标准差约为20%,在市场狂热时亦可能出现更剧烈的涨跌(例如2000年科网泡沫、2022年成长股回调)。投资者需有心理准备,控制配置比例在10%以限制对组合整体波动的影响。
股息率:极低,约0.6%。科技巨头多以再投资增长为主,较少派息。因此QQQ几乎不提供现金收入。这部分投资主要目标在于资本增值而非当期收益。
配置理由:纳斯达克100 ETF作为卫星配置,旨在提升组合的整体回报潜力。在现代经济中,科技行业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适度暴露于科技龙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但鉴于科技股波动大、估值较高,我们将其比例控制在组合的10%,以免对退休资金安全造成过大冲击。通过核心+卫星的方式,在保持组合稳健性的同时分享科技行业的成长红利。
4. 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
配置比例:约20% – 选择Lion-Phillip S-REIT ETF (SGX: CLR) 作为房地产信托板块配置。该ETF由狮城资产管理公司推出,投资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篮子优质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追踪晨星新加坡REIT收益焦点指数。新元计价ETF,主要持有新加坡本地的房地产信托,底层资产涵盖购物中心、商业写字楼、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多元地产类型。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6%。REIT通过租金收入产生现金流,绝大部分回报来自股息分派。以该ETF当前约6%的分红率看,在正常市况下总回报率接近其股息率水平(资本增值有限,更多是稳定收益)。若未来利率下降,REIT价格可能上涨,带来一些资本增值额外回报。综合预计年化回报在5-7%,取中值约6%。
波动率:中等偏高,年化波动估计在12%左右。作为权益类资产,REIT价格会随股市和利率变化波动。历史上新加坡REIT指数在行情不佳时也有20%-30%的最大回撤幅度(例如2020年疫情期间)。不过由于REIT具有稳定租金收益,其波动通常略低于纯股票。例如Lion-Phillip S-REIT ETF当前股息率约6%,提供了缓冲。整体看,其贝塔系数相对股市略低,在组合中可起到一定稳定作用。
股息/分红率:约6.0%(半年派息)。这是该ETF的主要吸引力。新加坡REIT以高分红著称,平均分配90%以上的净租金收益。根据晨星新加坡REIT指数数据,当前成分REIT的股息率约在5-6%区间。
配置理由:加入REIT资产有三大益处:
(1)高现金流:约6%的股息率远高于股票平均股息,为退休后的月度现金流做出重要贡献
(2)分散投资:房地产作为不同于股票的资产类别,与股市相关性适中,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组合风险,当股市波动时,稳定的租金收益可提供缓冲
(3)对抗通胀:房地产具有抗通胀属性,租金和物业价值长期随通胀上涨,有助于保护购买力。选择专注新加坡上市REIT的ETF,一方面新加坡REIT监管透明、收益稳定,另一方面以新元计价免除了汇率风险,且很多新加坡REIT的物业遍布亚太地区,实际也具备区域多元化优势
总之,REIT板块在本组合中担当“收益收割机”的角色,提供可观而稳定的被动收入。
5. 收益(债券)
固定收益部分我们配置20%的比例,用于降低组合整体波动,并定期提供利息收入。在债券ETF选择上,考虑到用户以新元支出为主,我们优先配置新元计价的本地债券,以避免汇率影响。同时加入少量美元高收益债券ETF,提高整体收益率。具体配置如下:
新加坡投资级债券ETF – Nikko AM新加坡投资级公司债券ETF (SGX: MBH),配置比例15%。该ETF投资于新加坡元计价的高信用等级公司债券(投资级别),分散持有新加坡大型企业、政府相关机构发行的债券。信用质量高,以稳健著称。
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其收益率相对适中。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3%–4%。以目前基金派息情况看,12个月滚动分派收益率约在3.2%左右。若未来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涨可能带来资本利得,使总回报略高于票息收益。因此预期年回报可接近3.5%上下。
波动率:低波动性资产。新加坡投资级债券违约风险极低,利率风险也相对温和(期限较中等)。该ETF成立以来净值走势平稳,自2022年以来总体呈现约13%的温和上涨(因利率变化带来的债券价格波动)。估计年化波动率在5%以内,是组合中防御性最强的部分。当股市下跌时,高等级债券价格往往有支撑,有助于减轻组合最大回撤。
利息收益率:约3.2%(半年派息)。按照最新数据,MBH每半年派息一次,过去12个月每份累计派息约0.032新元。
配置理由:该投资级债券ETF提供了稳健的本金保护和稳定收入。在组合中,它扮演“防守型后卫”角色——当股市和REIT波动时,这部分资产价格相对平稳,给投资者心理和资金上“双重缓冲”。同时,以新元计价避免了汇率风险,所付利息也无需转换即可用于本地开支。虽然3%左右的收益率不高,但在追求9%目标收益的同时,我们仍需要一部分安全垫资产来控制整体风险。
美国高收益企业债ETF – iShares iBoxx 高收益公司债ETF (HYG),配置比例5%。该ETF投资于美国市场的高收益(垃圾级)公司债券,以获取较高利息回报。美元计价ETF,信用评级偏低但分散持有上千支债券,以减小个别违约影响。
显示其持仓债券平均到期收益率在7%左右,但也伴随更高价格波动风险。
预期年化收益率:约5%–6%。HYG当前30天SEC收益率约7.1%,过去12个月分配收益率约接近6%。考虑到可能的价格波动和管理费,预期净回报在5-6%。若经济环境稳定,高收益债凭票息即可获得稳健收益;但若发生信用事件,价格下跌会拉低总回报。
波动率:中等,年化波动率约8%–9%。高收益债券的价格对经济周期敏感,遇到金融压力时可能下跌(例如2020年3月曾一度下挫约20%)。不过相较股票,其波动仍明显偏低。HYG近3年标准差约8.6%。由于债券票息固定,在市场平稳时其价格波动较小,多数年份走势平稳略有收益,在极端年份才出现较大波幅。
利息收益率:约6.0%。以当前市价计,HYG分红率接近6%(按过去12个月分红测算)。ETF每月派息,有利于提供月度现金流。
配置理由:在总体15%的稳健债券之外,增配5%的高收益债券旨在增强组合收益。高收益债可以视为介于股债之间的资产:收益率较高,风险也适中。把它纳入小部分,有助于提高整个债券部分的平均利息收益,从而稍微弥补组合距离9%目标收益的差距。同时,HYG与股票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在某些温和通胀、经济增长环境下,高收益债表现良好且波动小,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当然,我们仅限5%的仓位,以防范其信用风险过大影响组合。在实际操作中,也可考虑将HYG替换为其它高收益债ETF或新兴市场债券ETF,以进一步分散信用风险。
每月1.5万新元现金流可持续性分析
根据上述投资组合配置,我们估算组合的年化分红/利息收益率约为3%–4%左右,明显低于9%的总回报目标。这意味着,仅靠股息和利息,被动收入部分大约在6万–8万新元/年(约每月5,000+新元)。要实现每月1.5万新元的现金流,需要同时动用投资组合的资本增值部分。
换言之,投资者需要采取“总回报”策略:将每年的收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当期分红利息,另一部分通过适度卖出部分资产获取资本利得来补足开支。 具体而言:
分红/利息收入:按照上文估算,组合年现金分红约在7万新元上下(取中值)。这相当于月均 ~5,800 新元,可以覆盖月度开销的约1/3。较高的分红部分来自REIT(约2.4万/年)和高股息股票ETF(约1.6万/年),以及债券利息(约1.56万/年),剩余来自全球股ETF少量股息等。
资本增值兑现:除分红外,其余约11万新元/年的资金需求需通过卖出部分投资来筹措。这相当于占组合总资产约5.5%。如果组合能够实现我们预期的年化7-9%的总回报,那么每年提取其中的5-6%用于生活开支,是可以使资产名义本金大致保持稳定甚至略有增长的(扣除通胀因素实际可能小幅跑赢或持平)。举例来说,若某年组合达到9%的回报率,2百万元增长了18万,其中11万用于提取,剩下7万继续留存在组合再投资,则资产仍有净增长。
可持续性判断:采用上述策略,在长期平均回报达到约9%的情况下,可以较为可持续地每月提取1.5万新元,而本金不会快速耗尽。然而,需注意以下因素:
市场波动与顺序风险:在退休前期如遇严重熊市(例如组合价值大跌20%以上),当年回报可能远低于提取额。如果仍按1.5万/月提取,无异于在低位卖出资产,永久侵蚀本金。连续数年不利市场会提高资产耗尽的风险。对此,建议预先留出应急现金储备或弹性提取策略:在市场剧烈下跌年份,酌情减少提取或使用应急资金,以等待资产价格恢复。(历史显示,坚持长期投资并避免低点抛售对财富保值非常关键)。
实际回报不确定性:9%的目标是较高的收益假设。实际中,可能会出现若干年回报显著高于9%(牛市),也会有年份出现负回报(熊市)。理想情况下,牛市获得的超额收益应储存下来,以弥补熊市年份的回报不足。例如,在市场行情好时,保留部分盈利而不提高支出,用于拉长资金可持续年限。
通胀因素:每月1.5万新元是现值目标。未来数十年通胀将逐步提高生活开支。如果组合仅维持名义本金不变,实际购买力会下降。因此,若希望支出跟上通胀,组合需实现更高的名义回报或在早期适度少提一些、留一部分再投资增厚本金。从长期看,股票和REIT的增长部分应能对冲通胀,但投资者也应关注日常预算,根据通胀情况调整提取金额(例如每年提取额按通胀率小幅上调,但需视投资回报情况灵活调整)。
总的来说,在合理的市场假设下,该投资组合有望支撑每月1.5万新元的提现需求,但前提是投资者愿意并能够在需要时动用本金增值部分。
这属于典型的“以财富换现金流”的退休策略,并无不可行之处。不过,这种提取率相对偏高,需要严格的风险管理和开支规划来确保资金真能持续45年乃至终身。下一节我们将讨论组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资金安全性和提取策略的稳健性。
风险控制机制
面对较高的目标回报和长达45年的退休周期,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组合通过以下机制控制风险,确保资产负担得起每月支出的同时,将最大回撤、汇率风险等降至可接受范围:
资产多元分散,降低单一风险:组合涵盖股票、债券、REIT三大类资产,投资区域遍及美国、新加坡、亚洲及全球。不同资产的相关性有限:股市繁荣时股票部分收益高;经济低迷或股市下跌时,债券价格往往上涨或保持稳定;而REIT受益于稳定租金,即使股市波动仍可提供收入。
同时,即使在股票内部,我们也分散投资于不同风格(大型蓝筹、成长科技、高股息价值股)以避免过度集中于某几只股票或一个行业。此外,新加坡REIT自身也是对房地产几十只物业的投资组合,更进一步地分散了特定物业的风险。
严格控制最大回撤:根据组合构成,预期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组合可能出现20-30%左右的最大回撤(例如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或2020年疫情初期的情景)。其中股票和REIT部分可能下跌30-40%,而债券部分可能持平或小幅上涨,从而将整体跌幅拉小至约1/3左右。这一回撤幅度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虽然不小,但考虑到组合要求9%的高收益,这是相应需要承担的风险。我们建议投资者设定风险预案:
当组合净值从高点回撤超过一定幅度(例如15%或20%)时,暂停提取本金用于消费,优先使用应急现金或更节制地开支,避免在谷底卖出资产锁定亏损。
若遇50年一遇的极端情况(回撤超过30%),可考虑暂时减少股票仓位以防进一步下跌,转为保护剩余本金。但此举需谨慎,因在大跌后卖出可能错失反弹收益。更好的做法是在投资前就做好心理准备和资产配置,使最大回撤处于可承受范围,无需极端调整。
汇率风险管理:本组合约一半资产以新元计价(SGX上市的债券和REIT),另一半以美元计价(美股ETF)。退休生活开支主要以新元计算,因此过高的美元资产比例可能带来汇率波动风险——如果新元大幅升值,美元资产折算的新元价值会缩水,影响提款能力。通过将40-50%资产放在新元计价投资上,我们天然对冲了一部分汇率风险。
例如,新元走强时,美元资产贬值但新元资产不变,本地开支负担下降;反之,新元走弱时,美元资产价值上升,可弥补进口通胀的压力。这样的币种配比提供了平衡。
另外,美国市场和新加坡市场的经济周期并非完全同步,新元长期走势相对美元较为稳健(新加坡通胀低、财政稳健),投资者需对此有预期管理。若非常担心汇率波动,还可以考虑使用汇率对冲工具(如外汇远期或选择持有部分美元存款备用),但长期来看,新元资产与美元资产并存已提供了实用且低成本的对冲。
定期监控及调仓:风险控制不是一劳永逸的。投资者应当定期检查组合风险指标,如资产配置偏离情况、各部分业绩和市场环境变化等。例如,每季度或每半年评估组合的波动率、最大回撤是否在预期范围内。如果某部分资产风险显著上升(例如个别行业泡沫、债券信用恶化),要及时采取行动:降低该资产权重或转换到类似、更稳健的ETF中。此外,应关注退休不同阶段的风险承受力变化,动态调整组合:进入退休中后期(如80岁以后),可能考虑进一步降低股票比例,减少组合波动,保护已有财富安全。又或者在资金充足且希望保值传承时,可逐步提高债券和现金比例,降低权益类风险暴露。
心理和行为风险管理:稳健的投资策略还需要投资者有纪律性。市场上涨时避免过度乐观大举加杠杆,市场下跌时也需避免恐慌抛售。
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长期投资计划、遵守资产配置比重,比尝试择时进出更能控制风险并取得预期收益。因此,设立明确的再平衡机制和提款策略,有助于投资者在波动市况中保持理性,遵循预定的风险控制框架。
通过以上措施,本投资组合在追求9%较高收益的同时,尽可能为投资者筑起多道“防火墙”。多元资产配置和币种平衡从源头上降低了风险集中,稳健债券和现金储备则缓冲了市场冲击,再辅以纪律性的再平衡和提取调整策略,力求将极端情况下对生活水平的影响降至最低。
定期再平衡与调整建议
投资组合在建立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市场行情和个人情况的发展,定期的组合再平衡和策略调整非常重要:
再平衡频率:建议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组合的实际资产配置比例,并与目标比例对比。如果发现偏离较大(例如某资产占比相对目标多出±5%以上),应执行再平衡交易,将超配部分卖出、补足低配部分。
这种定期再平衡有助于卖高买低,锁定涨幅较大资产的收益,同时趁低价增持跌幅较大资产,长期可提高收益并控制风险。
常见做法是每半年或每年固定日期再平衡一次;或者设置触发阈值,当某资产偏离目标权重超过一定幅度时就进行调整。
现金流管理与再投资:退休后需要按月提取现金,但组合资产分红多数是季度或半年派发。建议将各ETF收到的分红/利息统一纳入一个现金账户。每月从该账户定额划拨1.5万新元用于生活费。
当某年分红总额超过当年开支时,可将结余再投资回组合(按照目标权重购入ETF),以便资产持续增长。当分红不足时,就从组合卖出部分资产补足现金需求(优先卖出当年涨幅较大且超配的资产,以兼顾再平衡)。
动态调整策略:虽然初始组合拟定了60%股票/20%REIT/20%债券的框架,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黄金比例。投资者应根据年龄、市场利率和个人目标的变化做出调整:
1)年龄增长调整:进入退休中后期,可考虑逐步提高债券和保本资产比例,降低高波动资产比例。这符合“生命周期投资”理念,年龄越大越强调保本。
不过,由于本计划需要较高收益支撑45年,不能过早过多降低股票比例,否则资产增值跟不上提取。可考虑的办法是在70-75岁以后,如组合增长较好,则适度减少股票改为债券或现金,这样80-90岁高龄时组合更稳健。
2)市场利率变化:当前处于较高利率环境,债券和储蓄工具收益较好。如果未来利率持续下降至低位,债券收益大幅走低,届时可能需要提高股票/REIT比例或寻找其它收益来源(如分级收益产品等)来维持现金流目标。
反之,若利率进一步上升导致债券收益增加、股票估值承压,可以考虑暂时增加债券比重收获更高无风险收益,同时降低股票比重以避开估值调整风险。总之,利率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应作为战术调整的依据之一。
3)ETF产品更新: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有新的、更优质或成本更低的ETF出现。投资者应留意市场,并愿意调整持仓ETF选择。
例如,假如将来在新交所上市了涵盖全球股票的低成本ETF,且以新元计价(消除预扣税),那么可以考虑换入部分仓位以优化组合税务效率和便利性。同样,如果某持仓ETF出现管理问题或长期跑输基准指数,应当及时替换为同类更好的ETF。
4)费用与税务再检查:定期评估组合的费用负担和税务影响也是调整的一环。目前选取的ETF多数费用率低廉(如VT、SCHD费用<0.1%,Lion-Phillip S-REIT费率0.5%等),整体成本约0.2%-0.3%/年,属可接受范围。
税务方面,新加坡投资者持有美国ETF的股息需30%预提税,实际上降低了美元股息的净收益。例如SCHD 3.9%毛收益扣税后实际约2.7%;QQQ和VT因股息很低影响小。为了改进税效,可考虑用爱尔兰 domiciled 的等效ETF替代部分美股ETF(比如用在伦敦上市的VWRA替代VT,可降至15%预扣税)。
这些调整需权衡便利性和流动性,但都有助于组合的长期表现,应随着税法和产品变化而适时评估。
5)财务计划回顾:最后,建议每年对整个退休财务规划做一次回顾,评估资金存续年限是否仍能到100岁甚至更久。例如利用滚动寿命表、Monte Carlo模拟等方法测试组合在各种情景下资金是否耗尽。
如果发现按照当前提取率和投资表现,资产可能提前耗光,则应及早调整——要么降低年度提取(削减不必要支出),要么提高回报(调整资产配置或寻找更高收益投资,但注意风险)。
反之,若投资表现优于预期,70岁时资产大幅增值超过规划,则可考虑适度提高生活开支享受生活,或预留更多资产给子女继承和医疗应急。定期的计划审视可以让退休生活更从容,避免走入资金枯竭的险境。
总结
综上所述,本报告为用户量身定制了一个以美元和新元计价ETF为主的稳健增收型投资组合。
通过多元资产配置(全球股票、高股息股票、科技股票、新加坡REIT、新加坡投资级债券、美国高收益债券),力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约9%的年化回报目标。我们详细列出了各ETF的代码、预期收益和波动特点,并据此评估了每月1.5万新元现金流的可实现性:结论是需要将分红收益与资本增值结合,采取总回报策略方能长期支撑这一较高的提取水平。
同时,我们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包括资产分散、汇率对冲、动态再平衡等措施,以降低最大回撤和长寿风险。
最后,我们提供了定期调整建议,确保投资组合和提款计划随时间推移保持适切。 对于即将退休的您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执行这一投资方案时保持纪律和耐心。
资本市场难免波动,但正如标普500指数长期能够提供约10%的年均回报所证明的,坚持长期投资、分散风险、理性提取,有望使您的200万新元本金在未来数十年里既产生充裕的月度现金流,又能历经市场起伏而不致耗尽。
祝您退休生活安稳富足!
Important: The information and opin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ey should not be relied on as professional financial advice. Readers should seek unbiased financial advice that is customised to their specific financial objectives, situations & needs. This advertisement or publication has not been reviewe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A Little about me:
Hi, I’m Jolyss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website and I’m looking forward to getting to know you personally.
I’m an independent financial consult and strive towards helping my cl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o accumulate wealth and helping them grow their investment portfolios.
您好。我是宇思,您也可以叫我Jolysse。
我是一名具有10年财富管理经验的理财顾问,TOT\COT百万圆桌会员,金融学&管理学双学士,先后服务过近千个客户,个人美股及衍生品投资最高年化收益率达366%。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您用中立、专业、挑剔的眼光去选择最合适您的理财方案!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I confirm that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Financial Alliance Pte Ltd (“FAPL”) seek your consent to collect and use your personal data (e.g. name, NRIC, contact numbers, mailing addresses, email addresses and photograph) for the purposes of and in accordance with FAPL’s Data Protection Policy, which can be found on FAPL’s website at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根据《个人数据保护法》,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征求您的同意向您收集并使用您的个人信息。鑫盟理财将根据公司的个人数据保护政策所阐述的用途使用您的个人资料(例如姓名,证件号码,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电邮地址和照片)。 该政策可在本公司网站上查寻,网址为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you are deemed to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FAPL’s Personal Data Policy.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您已阅读并理解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的个人数据政策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to receive updates on our latest content!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I confirm that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
In compliance with 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 Financial Alliance Pte Ltd (“FAPL”) seek your consent to collect and use your personal data (e.g. name, NRIC, contact numbers, mailing addresses, email addresses and photograph) for the purposes of and in accordance with FAPL’s Data Protection Policy, which can be found on FAPL’s website at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根据《个人数据保护法》,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征求您的同意向您收集并使用您的个人信息。鑫盟理财将根据公司的个人数据保护政策所阐述的用途使用您的个人资料(例如姓名,证件号码,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电邮地址和照片)。 该政策可在本公司网站上查寻,网址为 https://fa.com.sg/data-protection-policy/.
By submitting this form, you are deemed to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FAPL’s Personal Data Policy.
提交此表格,即表示您已阅读并理解鑫盟理财私人有限公司的个人数据政策